人類的大腦對記憶和遺忘是有規律的。這一點是由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研究發現的。這就是著名的艾賓浩斯記憶曲線,遺忘在學習之后立即開始,而且遺忘的進程并不是均勻的。最初遺忘速度很快,以后逐漸緩慢。而你在新聞或者節目上看到的所謂記憶大師過目不忘等等都只是短期記憶,很快他們就忘得一干二凈了。所以,要想掌握一門知識,復習是你怎么都繞不過去的“必經之路”
![]() ◆什么是艾賓浩斯記憶曲線? ◆艾賓浩斯記憶曲線都有哪些應用? ◆艾賓浩斯記憶曲線對英語學習有哪些幫助? 中國成語中的“趁熱打鐵”,其字面上的意思是說要趁著鐵燒紅時鍛造塑形,而后來其引申的意思則是要懂得抓住時機,趁著時機有利立刻采取行動。通常那些懂得趁熱打鐵乘勝追擊的人,都是行動力很強的人。 我們的學習與工作中需要趁熱打鐵的地方很多,就學習新知識而言,最需要趁熱打鐵的就是及時復習。 那么,學習中的趁熱打鐵或者說是及時復習究竟重要到什么程度呢? 我們先來看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的研究成果,艾賓浩斯是科學研究記憶的第一人,他以自己為實驗對象,發現了有關學習與遺忘的重要規律,他將自己的實驗結果用曲線表示,即著名的艾賓浩斯曲線。這個記憶遺忘曲線圖可以用以下表格來顯示: ![]() 記憶遺忘表格 艾賓浩斯在其實驗中還發現了記憶的另外一個規律,即不同性質材料的遺忘存在差異,以下是艾賓浩斯記憶曲線圖: ![]() 艾賓浩斯記憶曲線圖 這張圖說明,比起記憶無意義音節,一個人記自己所理解的東西時遺忘速度會慢很多。 我們從艾氏兩張遺忘曲線圖中可以發現:要擁有好的記憶,首先要做的是把握最佳復習時間,趁熱打鐵。而復習的最佳時間是學習新材料后的1——24小時,最晚不超過兩天,在這個時間段內復習會很容易恢復記憶。過了這個時間段,記憶材料就會被我們遺忘70%以上,從而使得復習在很大程度上成為重新學習。當然,人有個體差異,因此,每個人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摸索出最適合自己的具體復習時間,每次復習不用太長時間,但要保證次數,這樣效果才會好。 其次,如果我們想記住什么,請一定先設法理解它,因為理解了的東西遺忘速度會慢;此外,我們還可以賦予自己所學的知識以意義。宏觀上看,以偏科者為例,我們要知道賦予那些自己非學不可的知識以意義,例如:“我不喜歡英語,但是我喜歡英語成績,它可以幫助我保持較好的總體成績”等。 從微觀上看,還要有效組織記憶材料,使記憶材料本身意義化。例如有人發明的各種聯想記憶法,其核心就是賦予新材料以意義,讓所學新知識與我們已知的事物之間建立起聯系。因為我們對材料理解得越好,遺忘就越慢,可以達到增強記憶的效果。 導致遺忘的原因有很多,如果一個人的腦部機能健全,沒有遭遇重大事件,有記憶動機而仍然記憶不好或說容易遺忘所學的東西,一個最首要的原因就是:沒有及時復習。 很多人學習熱情高,復習熱情低,不肯趁熱打鐵去復習,總找各種理由逃避復習,其實,“不花時間的神奇記憶術”,從來都是假的。人可不可能一目十行?有可能,但是,如果你不復習,早上的一目十行,晚上就有可能只剩半行!廣告上宣傳的那些神乎其神的記憶術,都是說半句,留半句,那留著沒有說的半句是:回去后你得按照我的方法使勁兒復習,否則你別怪我的方法不管用。 艾賓浩斯之后又有很多研究遺忘與記憶的理論和方法出現,但是艾氏的理論在今天仍然擁有生命力,仍然是記憶理論的基石。 既然時間在記憶中扮演著如此重要的角色,我們無論如何也無法繞開復習而掌握一門知識,那么,就讓我們以艾氏曲線為基礎,作出符合自己特點的復習計劃,抓住時機,趁熱打鐵吧! 點擊下一頁進入什么是艾賓浩斯記憶曲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