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衛組織總干事譚德塞3月11日宣布,新冠肺炎疫情具有全球大流行的特征,這是首個冠狀病毒傳播引發的全球大流行。那么,疫情全球大流行特征是什么?疫情全球大流行會怎么樣?面對升級為“大流行”的疫情,全球又該如何應對?![]() 什么是“大流行”? “大流行”(pandemic)原是世衛組織對流感的定級之一。世衛組織將流感分為6級,其中最高的就是“大流行”,其定義是某種流感病毒在疫情發源地以外的至少一個國家發生了社區層面的暴發,表明病毒正在跨國蔓延。 從概念上講,當時的“大流行”指的是流感病毒的影響范圍,而不是疫情的嚴重程度和致死率。2009年,從美國和墨西哥暴發的甲型H1N1流感被世衛組織定性為“大流行”,曾引發不少爭議,因為這一流感雖然蔓延全球,但致死率較低,與人們印象中的嚴重傳染病不一致。 因此,2010年世衛組織網站給出“大流行”的簡單定義,即“一種新疾病在全球范圍內傳播”。比如,流感大流行就是指新型流感病毒亞型在全球傳播,而多數人對此病毒沒有免疫力。此次,新冠肺炎成為第一個被稱為“大流行”的冠狀病毒傳染病。 可見,“大流行”并非嚴格的定義而是一個模糊的概念,具有操作上的彈性。譚德塞11日就表示,將當前的新冠肺炎疫情描述為“大流行”不會改變世衛組織對新冠病毒威脅的評估,這不會改變世界衛生組織正在做的事情,也不會改變各國應該做的事情。 ![]() 全球大流行特征是什么? 歐洲疾控中心:將某一種疫情宣布為“全球大流行”,這是世衛組織的職責。 “疫情爆發”(outbreak)是指,給定的時間段內,一種疾病在特定地點和人群中發生的比例比通常預期的要多。 “流行病”(epidemic)跟“疫情爆發”本質上是同一件事,但往往意味著更嚴重的情況。“疫情爆發”在某種程度上暗示著它的地理局限性,但“流行病”則推示了可能擴散的危機局勢。二者的差別很細微,但也很重要。 相比之下,“全球大流行”(pandemic)是指“流行病”進入全球廣泛傳播的階段,通常會影響數量巨大的人群。值得注意的是,盡管“全球大流行”聽上去比“流行病”更嚴重,但這種嚴重加劇主要是指傳播規模(scale),而不是該疾病本身的激烈程度(severity)。 世衛組織:新冠肺炎疫情已有全球大流行特征 世衛組織總干事譚德塞3月11日宣布,新冠肺炎疫情具有全球大流行的特征,這是首個冠狀病毒傳播引發的全球大流行。 世衛組織表示,在過去兩周,中國之外的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迅速增加,受影響的國家數量也迅速增加。根據世衛組織最新的疫情通報,全球范圍內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超過11萬,造成超過4000人死亡。 ![]() 歷史上哪些疾病被列為大流行? 一、流感 1918年1月至1920年12月間,暴發了全球性甲型 H1N1 流感疫情,此次疫情造成全世界5億人感染,5千萬到1億人死亡。 世衛組織最近一次定性的“大流行”疫情是2009年從美國開始暴發的甲型H1N1流感。 流行性感冒也在世界各地傳播。每年的流感季都會造成約 300 萬至 500 萬件重病案例,其中有約 25 萬至 50 萬名患者死亡。 二、鼠疫 鼠疫的傳染性極強,致死率高。14 世紀時它被稱為‘黑死病’,曾在歐洲造成約 5000 萬人死亡。 目前,世衛組織已不再使用上述6級分類評估流感等傳染病,而是改為4大階段。世衛組織發言人亞沙雷維奇在2月下旬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表示,世衛組織已不使用這套老系統,但人們還是常用“大流行”這個詞來形容傳染病的全球性傳播。 ![]() 世衛組織宣布全球大流行會怎么樣? 譚德塞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可能是歷史上首次可控的大流行病。大流行不是一個可以隨意或輕率使用的詞語。這個詞語若被誤用,會造成不應有的恐慌,或令人誤以為抗擊已于事無補,只能聽天由命,因而導致不必要的痛苦和死亡。將本次疫情稱為大流行不會改變世衛組織對此病毒威脅的評估,不會改變世衛組織正在做的事情,也不會改變各國應該做的事情。 對此,上海外國語大學國際關系與公共事務學院副研究員湯蓓表示,譚德塞做出以上判斷主要出于兩方面的考量: 一是基于中國、新加坡、日本等國的防控經驗,目前中國每日新增病例已降至兩位數,新加坡防控成效也得到認可; 二是隨著疫情擴散,現階段各國民眾的防控意識更強,防護物資的生產也開足了馬力,這些都有利于疫情的全球防控。 正如世界衛生組織總干事高級顧問布魯斯·艾爾沃德所言,中國所采取的疫情防控措施為世界樹立了標準,有中國的經驗,其他國家不必“從零開始”。 推薦閱讀: 為什么新入園的孩子容易生病? 世界上最毒的樹是什么樹? 世界上最大的魚是什么魚?? 為什么新冠肺炎的英文簡稱是NCP? 為什么傷口愈合時會感覺癢? |